分享
《学会提问》批判性思维 Reading Notes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《学会提问》批判性思维 Reading Notes
By
Presence
Co-Founder
飞书用户9785
人生使命是创造超凡美的体验
Grace的个人说明书
微信号:gracechen 长期招人 欢迎推荐
美团四大名著之一《
学会提问
》,批判性思维入门读物,五星推荐。即便之前看过或了解其中一些常见谬误,再看一遍还是很有启发,能更好的识别自己和他人日常工作/生活中的问题。
🙉
人们很容易认为,定义和解释词语的过程会令人感到无聊,甚至枯燥乏味:这是一项查阅和抄写字典的乏味任务。请试着把这样的练习看作厘清自己思路的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。对于结论而言,文字犹如砺石,思想好比锋刃,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,长相砥砺,会生发出更加深思熟虑的论证。
一些很喜欢的部分
假设
假设具有下面这些特征:1)隐藏或没有明说出来(大多数情况下如此);2)论证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;3)对决定结论有较大的影响;4)可能具有欺骗性
很多时候,我们自己或他人的假设并没有说清楚,这容易出现自己骗自己/和他人的沟通gap
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。你为什么寻找这些假设?因为你想让自己可以判断理由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结论。
你要不断追问:“
你是如何从这个理由得出这个结论的?
”问他:“
如果理由成立,要得出这个结论,还需要什么条件成立才行?
”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你会发现问一下“
假设这些理由都成立,有没有可能这个结论仍然是错误的
”将很有帮助。
和克里斯坦森的《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中的观点一样:这个业务要成立,需要哪些前提假设为真,如何检验他们?分清楚假设和事实。
发现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:1)不断思考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鸿沟。2)寻找支持理由的观点。3)把自己放到反对立场。4)对论题进一步学习了解。
归因
面试的时候,我经常喜欢问候选人,你怎么归因这个成功的case,这个失败的case,发现大部分人其实没有有效归因的能力。这个其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值得经常用科学方法训练。
框架
网友的读书笔记还挺清晰的👇🏻感兴趣的还是推荐读原书,毕竟道理要变成能灵活调用的知识,还是通过正例、负例更方便理解消化。
看到,没看穿=没看。
看到,以为自己看穿了=不如没看。
最近的习惯是看完书,再找网友整理好的框架复习回顾下;过一段时间再看看自己的读书笔记+日常工作/生活中多反思。